阿里康网
癔症
快速搜索

癔症性遗忘的发病机制

2015年11月20日

癔症性遗忘的发病机制

所谓“癔症性遗忘”就是被确诊为癔症患者的人,并非由器质损坏性疾病而产生的部分或者是完全的遗忘。这样的患者其实并不多见,但是一旦出现该症,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影响是比较大的。那么到底癔症性遗忘是怎么样一种病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它的发病机制。

躯体化作用:泛指不为患者意识到的通过躯体症状表达心理痛苦的病理心理过程。

转换:阻抑在无意识领域的内心冲突象征化表达为躯体症状。患者的性心理发展固着于早期阶段,即恋父情结阶段,其性冲动受到阻抑,于是其精神能量转化为躯体症状。

分离:一些观念和认知过程可从意识的主流中分离出来,转变为神经症性症状。是不同意识成分整合的障碍,但佛洛伊德认为分离是阻抑的一种变型,是一种积极的防卫过程,它的作用在于令人感到痛苦的情感和思想从意识中排除掉。

原发性获益:转换机制使患者不能意识到性冲动的存在,从而使患者免于焦虑。

继发性获益:患者有了这类症状,便具有了病人的身份,可以享受病人的权利。

癔症性遗忘的诊断,要建立在充分的排除其他会引起同样症状的精神和躯体疾病的基础上面。因为这样的分离性症状和转换性症状是比较常见的而对于癔症性遗忘的治疗,主要遵循早期治疗的原则。

以上为大家介绍的是癔症性遗忘的发病机制,希望通过上述介绍,可以使广大读者朋友们对该症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虽然这样症状目前还并不多见,但是我们同样应该重视其积极防治,以免在疏忽中被病魔所困扰,其他相关问题请咨询本站专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