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失眠
快速搜索

将针灸用于失眠的治疗

2015年04月30日

全球医院网2012-07-02我要评论

睡眠是生命的必须过程,也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保障。据研究,一个人如果不吃食物而饮水,最多可以坚持一个月,但不睡眠活不了两周。还发现1/3的高血压病人和1/5的心脏病病人是由不良睡眠引起的。睡眠还与人的寿命有关。因此,保持科学的睡眠十分重要。一般而言,青少年每天需睡眠8-9个小时 ,中年人8小时,老年人7小时左右。

失眠,古代称之为不得卧、不寐,是睡眠障碍的最主要内容,包括一过性失眠、短期失眠和慢性失眠三类,前二者,多与环境变化、精神刺激或工作压力等有关,多可通过改变环境和心理调节来加以改善。而后者指每周失眠3个晚上以上,并持续1个月。如因慢性失眠而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且伴有明显症状的,则可定为失眠症。是治疗对象。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失眠症发病率不断增加,且由中老年为主向中青年蔓延。

以针灸方法治疗失眠古代即有记载,并总结多种穴位于处方。本文着重介绍一些针灸的治法治则,临床上除针刺和艾灸这些常用的方法之外,还采用穴位注射及皮肤针等法治疗本病。近年来,更多的穴位刺激法被引入本病的治疗,诸如耳穴压丸、磁疗法、静电针法等,本文不作一一详细介绍。

方法:

- 体针加敷贴 -

取 穴:

常用穴:百会、四神聪、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备用穴:涌泉、阴陵泉、关元。

操 作:

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辩证用“针”,上穴随症不同各有取舍。现就常用穴用针具体剌法做一介绍。先针百会,向前横剌1寸,施快速均匀左右捻转手法,持续2分钟,间隔10分钟,再行前法,反复3次,令患者带针半小时。百会起针后,继针四神聪,均向前横剌1寸,以提插手法,轻、快、匀运针2分钟,间隔10分钟,再行前法,反复3次。继针三阴交,直刺0.5-1寸,施泄法提插捻转3-5次,即可出针,再针百会如前法。如此,以9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备用穴用贴敷法。取珍珠粉、朱砂粉、大黄粉、五味子粉适量混匀。每次取3g,用鲜竹沥调成糊状,均分两份,集中涂于5cm×5cm大小的医用胶布上。于每晚睡前分贴于左右涌泉穴,连续9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注意事项:

(1)本法常用穴采用留针法,应注意穴区局部严密消毒,针具应使用一次性消毒毫针,以防折针。

(2)本法用于重度失眠症。

- 耳穴压丸 -

取 穴:

常用穴:心、肾、神门。

备用穴:肾、皮质下、肝、内分泌、脾。

操 作:

一般仅取常用穴,效不显时加选备用穴1-2穴。贴压物可用王不留行子,绿豆或冰片(预先制备成米粒大之颗粒),贴压于一侧穴上。然后每穴按压1分钟,使耳廓充血发热。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压耳穴3~5次,睡前必须按压1次,时间为每穴约1~2分钟。隔日换贴1次,二侧穴位交替应用。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4天。

注意事项:

(1)本法多用于初得或较轻的失眠症,并有一定预防作用。

(2)据著者经验体会,关键在于睡前半小时按压,如能配合用温热的水浸足10-15分钟或按摩双足心3-5分钟,效果更好。

(3)本法可由医生定好穴区后,嘱家属自行贴压。

- 刺血 -

取 穴:

常用穴:阿是穴。

备用穴:中会穴。

阿是穴位置:多位于两耳根之上半部。

中会穴位置:手中指掌侧正中线,近指侧节横纹中点一穴,左右各三穴,共六穴。

操 作:

先以耳穴探测仪或探测棒在耳根部仔细测出敏感点,做好标记。常规消毒后,用刺针或三棱针迅速点刺,出血如绿豆大。每次只刺一侧,每日或隔日1次,两耳交替。疗效不显者可加刺另一侧之中会穴。5~7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经观察治疗时间以上午或下午为佳,夜晚进行者效果较差。

(2)本法的关键在于准确寻找到阿是穴(敏感点)。中会穴一般刺近指侧节横纹中点一穴,挤压出血即可。

(3)注意严格消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