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科学家发现,在人和动物血液中,存在一种能与导致海绵状脑病的致病普里昂蛋白结合,而不与正常普里昂蛋白发生作用的物质。这一发现有助于深入了解海绵状脑病的机理,开发早期诊断此类疾病的方法。
绵羊疯痒病、疯牛病和新型克雅氏病症等海绵状脑病,都是由普里昂蛋白发生变异引起的。发病的人或动物的脑组织会形成海绵状空洞,导致精神错乱、痴呆,最终死亡。由于不清楚发病机理,目前人们还无法对这类疾病进行有效的早期检查,只能在人或动物死后才能从其脑组织中发现致病普里昂蛋白。
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的科学家从人体和实验鼠的血清中分别提取出一种叫血纤维蛋白溶酶原的粘性蛋白质,将它涂在带磁性的微小珠子上。然后提取出感染了绵羊疯痒病的实验鼠脑组织,将它与磁珠混合。结果发现,“血纤维蛋白溶酶原”能够与致病的普里昂蛋白结合,对正常普里昂蛋白则“视而不见”。
研究人员使用相同的方法,还成功地从死于新型克雅氏症的病人脑组织中分离出了致病普里昂蛋白。
科学家认为,神经损伤可能是致病普里昂蛋白与细胞内其它物质发生作用所致,“血纤维蛋白溶酶原”这就是这类物质中的一种。这一发现为早期诊断海绵状脑病带来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