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癔症
快速搜索

精神病需要过渡性康复

2015年11月09日

精神病人的康复需要采取综合措施,除了药物治疗之外,精神病院的开放管理、过渡性康复机构的建立以及各种康复训练的实施都是不可缺少的。

精神病需要过渡性康复

我国目前的精神病院所采用的管理方法大多属于封闭性质,住院病人不得随意外出,活动范围仅局限于病区,一切生活行为及工具使用都受到严格的监护。精神病患者的住院时间少则2~3个月,多者长达数年。在长期的住院生活中,患者生活单调,信息匮乏,大部分时间沉默不语,逐渐形成所谓“住院综合征”,即表现为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对医护人员的指令言听计从,对自己的未来毫无打算。
由此可见,精神病院这种封闭式的管理不仅不利于患者康复,反而加重了他们的社会性退缩。因此,改善精神病院的环境设施,在适当的监护下逐步实行开放管理,扩大患者的活动空间,既是治疗的需要,又是发挥其独立自主性的有利措施。
生活中精神病患者即使病愈出院,回到家庭,往往也难以重返社会生活,很多人只能闲散在家,无所事事,导致生活不规律、情绪不稳定、社会交往减少、职业技能退缩。有的人努力尝试着交友、求职,却终因无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碰壁而归,甚至诱使病情复发,反复住院,形成精神病院特有的“旋转门”现象。这就需要在封闭的精神病院以外建立一些过渡性康复机构,以帮助患者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摆脱在医院和家庭之间循环往复的怪圈,早日回归社会。
世界各国在过渡性康复机构的建设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这些设施按其职能分为以下几类:
1.过渡性医院设施即在精神病院或精神卫生中心设立日间医院或晚间医院,也有在医院外独立设置者。这种设施是帮助慢性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的一种形式。如果患者的家庭居住条件较好,即可白天在日间医院参加活动;对于那些缺乏居住条件者,如病情允许,则白天回归社区就业,晚上居住于晚间医院接受必要的医疗和康复措施。
2.过渡性居住设施这是主要解决居住条件的设施,称为中途宿舍或护理之家。通常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护士或社会工作者负责管理,一般接受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或无家可归的慢性患者,配备一些基本的医疗条件并开展行为康复训练。白天尽可能将患者送往就业场所或日间医院。
3.过渡性就业设施这是比较接近现实的工作就业场所,主要培养患者的工作习惯和训练职业技能,为就业做准备。这类设施有庇护工厂、工疗站和农疗基地等。庇护工厂和工疗站吸收附近地区的患者,参加适宜的工业和手工劳动。农场除提供农业劳动技能训练外,多同时接受寄宿。这些设施均穿插安排某些行为康复训练和社交娱乐活动,也配以基本的医疗设备和条件。
4.过渡性娱乐设施为了增强患者的社交活动能力和文娱生活,部分国家和地区专门为精神病患者设立“社交俱乐部”或“康乐中心”等,配备有一定的文化娱乐设施,并有专人负责组织管理,还鼓励恢复期患者作为志愿者共同协助工作。过渡性康复机构的优势在于:1.促使病人建立正常的生活规律;2.通过集体劳动,增加病人的社会交往机会,培养相互协调的精神;3.使病人学习和恢复一定的劳动技能,并通过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到自身价值;4.在工疗的过程中,病人随时可以得到医生的咨询,及时排解心理困扰;5.医生能够随时观察病人的服药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6.能够早期发现病情波动的迹象,及时采取措施;7.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将病人的劳动产品转化为经济效益返还给病人,减轻病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