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癔症
快速搜索

癔症的概念演变史简述

2015年11月16日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hysteria)。本症hysteria的命名,起源于古希腊的hipporates,并认为此病是女性特有的(hys-terie按字面译为“子宫病”),这种错误的认识,在西欧直至19世纪,才被charcot、bernheim、freua等所纠正 。

癔症的概念演变史简述

癔症在我国历来受到诊治。早在祖国医学《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就有“脏躁”及“奔豚气”的描述:“妇人脏躁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奔豚气从下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惊恐中得之”。上述病情表现似现今临床上常见的癔症性转换症状(异常换气、癔症性球)和癔症性精神病(情绪暴发)。因“hysteria”缺乏明确的定义,且常被滥用、误用,被广泛用作贬义词。slater等精神病学家,主张不再用作疾病分类和诊断名称。故icd-10(精神障碍国际分类学)、dsm-ⅲ(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分册)等1980年版均取消了这一术语,按疾病的临床表现归属于躯体形式障碍和分离性障碍等诊治。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在2001年将癔症从原来的神经症中分出来单列,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保留癔症的名称,并将癔症分为癔症性精神障碍和癔症性躯体障碍。

近百年来,各国相继众多的研究,对癔症的定义,大致可归纳为两种假说,最终是两种结合为宗。

一种是以krae-pelin为代表的认为是一种“原始反应”,即“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引起一定受纳的过程”;janet、beard等的心因性学说,freud的潜意识中矛盾冲突,以及巴甫洛夫的生理学(条件反射)等的解释,均属于第一种的假说。另一种以bonhoef-fer的观点为代表的:是一种“确定了的意志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反应,fish同样认为是一种“指向目的”的反应,是获得某种利益而表现出精神或躯体症状,“尽管病人并不完全意识到这个动机”即“潜意识反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