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癔症
快速搜索

癔症儿童患者自卑的形成与克服

2015年05月10日

  儿童癔症患者总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作了较低的评价,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患者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低估自己。

  癔症儿童因自卑导致回避型人格障碍

  儿童癔症患者多为性格较内向的人,多愿意接受别人的低评价而不愿接受别人的高评价。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患者喜欢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这样越比越泄气,越比越自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当每个人面临一种新局面时,首先都会自我衡量是否有能力应付。

  儿童癔症患者常觉得“我不行”。这样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抑制自信心,增加紧张,产生心理负担。这种结果又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反馈作用,影响到以后的行为,如此恶性循环,加剧自卑感。

  儿童癔症患者由于神经过程的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轻微的挫折就会给他们以沉重的打击,变得消极悲观。生理缺陷、性别、出身、经济条件等等都是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这种自卑感得不到妥善消除,久而久之就成了人格的一部分,造成行为的退缩和遇事回避的态度,导致回避型人格障碍。

  癔症儿童如何克服自卑

  儿童癔症要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形成自卑感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因此要消除自卑心理,须从改变认识入手。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不要把别人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认识到他人也会有不足之处。

  只有提高自我评价,才能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要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有的人把自卑心理看作是一种有弊无利的不治之症,因而感到悲观绝望,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它不仅不利于自卑心理的消除,反而会加重。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